“十年磨一剑” 上海智慧城市进入新加速发展期
用“十年磨一剑”来描述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最适合不过。2010年,上海凝聚全市共识,正式提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战略并加以推进。十年后,上海的智慧城市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并赢得国际普遍认可——在权威的全球智慧城市大会评选环节中,上海今年从35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权威的世界智慧城市大奖。
昨天,一年一度的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启动,开幕式上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和事实,为我们更好地从上海智慧城市演进轨迹中洞悉未来趋势提供了线索。在不久前召开的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这“十年磨一剑”的积累,也为未来进一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要有质量地发展
今年,上海固网宽带平均下载速率达到每秒50.32兆,在全国率先突破50兆大关。事实上,受益于光纤、5G等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上海固网、移动宽带全都具备1000兆的普遍接入能力,由此,上海也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双千兆宽带第一城”。
这组数据来自昨天公布的《2020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过去几年,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同一个方法论,持续对上海智慧城市开展评估。根据《报告》,2020年,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指数为109.77,较2015年提高12.86。这五年累积的增长中,80%发生在最近三年,显示出上海智慧城市正在进入一个新加速发展期。
《报告》对智慧城市发展进行了梳理——2016年,上海家庭平均下载速率为每秒11.3兆,五年后提升约5倍;2015年,全市联网、被纳入在线停车平台的公共停车场仅500个,今年已增加到4200个;产业方面,虽受疫情影响,今年上海信息服务业收入将首次突破1万亿元,五年增幅达七成,可以说,智慧城市正与经济社会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
事实上,过去五年中,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还有许多“首创性探索”,发生一些无法纵向比较的质变,从而使得《报告》需要不断为此增添新的章节。比如,作为新出现的新一代智慧基础设施,全市目前已形成消防、烟感、门磁、垃圾满溢等数十种、超过80万个感知终端;在产业领域,全市有300多家大型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已建成近百个;在政务服务方面,全市归集入库的电子证照超过1.2亿张,平均每天帮助60多万人次实现“数据多跑路、市民少跑腿”。
二、十年磨一剑
如果说上述《报告》带领人们从微观入手感知智慧城市不断前行的脚步,那么,昨天公布的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十年十事”,则从更宏观层面,对“十年磨一剑”背后的战略布局进行梳理。
入选“十年十事”之首的,是上海不断完善智慧城市顶层架构的实践。2010年以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三级跳”,从以铺设信息高速公路为主的“1.0”,到规模建设单一功能应用系统的“2.0”,再到全面推动应用融合创新的“3.0”。
作为直接推动上海拿下今年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功臣”,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在“十年十事”评选中位列二、三位。目前“一网通办”接入事项达2900多个,80%以上具备“全程网办”,也就是“一次都不跑”的能力;迄今,“一网通办”累计办件超过8800万件。而作为“一网统管”依托的上海城运中心,已整合30多个部门的100多个管理系统,上线了“防汛应急”“客流监测”“套牌车核查”等一系列智能化城市应用场景,初步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程”的目标。总体来看,“两张网”建设从无到有、快速演进,已成为上海超大型城市治理体系的“牛鼻子”。
十年智慧城市,实际上在各个层面都留下了深刻印记。无论是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十年磨剑”后的上海,目前的确已具备了进一步推动城市整体迈向数字时代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从智慧城市到数字化转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切换。”市信息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陆雷表示,为了在下一轮全球竞争中凸显自身核心优势,上海必须作出新的战略思考。“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究竟如何打造,相信不久后就会有更清晰的答案。
更多关于智慧城市的相关信息咨询关注上海安防资质网!